十年前,当“末代皮匠”姜华第一次拿起剪刀,铰了被他认为不合格的“兽王皮衣”时,谁也没有料到,当年的这家街道小厂会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皮衣生产企业之一 ──浙江兽王集团。谈起这些,任何一个兽王员工都会跟你滔滔不绝的聊个半天。
在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中,一家家曾经叱咤风云的皮衣生产企业已成昨日黄花,而兽王却在不断地成长,不断地壮大。
1998年入秋,天气刚刚开始有点凉爽,兽王的车间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。一位兽王的营销人员告诉我们,今年兽王皮衣的动销早于往年,销势好过往年,市场更大于往年,这一切归功一个“逆市场而动”的市场新思维。
反季销售:创造夏季皮衣热销新奇迹
比起九三、九四年皮衣市场的红火,这两年,显得冷清了许多。今天,皮衣已不是御寒唯一的选择,皮衣也不再专为寒冷而设计。有统计表明,目前国内都市人群中的一半以上已经拥有了一件皮衣,市场需求出现初度饱和。
这一切,使整个皮衣行业陷入了困境,有些企业走向了前途未卜的多元化,有的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等待市场的复苏。
在巴黎春季时装节上,当一位位俏佳人,身着皮装隐没于流光溢彩的T型舞台时,眼光敏锐的兽王老总姜华再也沉不住了。中国人为什么老是将皮衣定位在冬天?难道皮衣就不能属于春天、秋天甚至是夏天。只要价格实在、款式新颖,皮衣,应该一年四季都有市场。
于是,在烈日当头的98年夏天,一则皮衣“反季销售”的广告使看惯T恤、太阳镜广告的人们眼睛一亮。
“反季销售”为当今国际市场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销售方式。作为中国销售量最大的知名皮衣品牌,兽王在进行反季销售之前曾有过顾虑,一些人认为,兽王是中国名牌,一搞反季销售就会有人觉得是在搞削价销售,或者是在处理库存皮衣,将对品牌造成一些损伤,因而犹豫。
然而,这样的犹豫很快就被打消了。姜华谈到,其实在当今发达国家,一些国际知名的品牌也常常在淡季进行类似的反季销售,这样的销售方式,一方面,可以收到淡季旺销的意外效应,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回笼资金、发掘潜在消费群等作用,同时,还可以乘机开展款式趋势和消费观念的调查,有利于后期销售工作的开展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
从7月到9月,兽王集团销出皮衣53000件,相当于97年冬季的销量。兽王“逆向营销”首战告捷。
网络建设:居安思危带来的“意外惊喜”
市场如同一个变幻莫测的“百慕大”,成败兴亡往往决定在一念之间。而对于任何一位企业家来说,其职业素质的高低,则闪现于他在市场高峰和低谷中的毅然决断。
90年代初,皮衣市场一片红火。连续三、四年,兽王的年利润均在4000万元以上,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服装业的一支引人注目的新锐。“有了那么多钱,就应该去投资了。”那一会儿,种种闪烁着迷人金光的诱惑扑向了兽王和姜华:搞房地产、炒股票、做期货、办贸易······在那时,多元化经营正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新话题。
“兽王是做皮衣的,那就一门心思做皮衣。”在那种近乎狂热的商业氛围中,姜华的一句话似乎充满了“保守”的气息,让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。
姜华走自己的路。就在别的企业在“多元化戏台”上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,兽王却投巨资用于市场网络的建设。姜华清晰地看到,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,得网络者得天下。
1992年兽王公司几经周折,在上海繁华路段开设了兽王皮件商厦。兽王皮衣以高品位、高质量,名震上海滩。
1993年, 兽王杀回浙江,面对众多品牌的挑战,兽王发动了强大的广告攻势。
“请到别处看一看,再到兽王比一比”。兽王做广告也做得大气坦荡,别出心裁。这句销售口号成为当年杭州最热的几句流行语之一。
1995,兽王集团开始向华东、华北大举进军,建立了四家兽王皮件商厦和100多个特约经销点。第二年,兽王又在北京和东北地区建立了35家专卖店,近200家经销点,并在俄罗斯设立了分公司。
正是在这种扎扎实实的网络建设中,兽王皮衣走向了全中国,直至今天,兽王在人们的心目中,俨然已是“中国皮衣之王”。也正是随着网络建设的完善,兽王的市场基石日益坚固。近年来,尽管国内皮衣市场出现淡软趋势,而兽王却能逆流而上,保持旺销。
居安思危,为兽王带来了意外的惊喜,而庞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