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加印刷及上光单元价值评析
福州印刷网 2007-8-15 15:52:00 来源:福州印刷网
到日本及德国张叶机制造厂参观,发现几乎有80%印刷机是五色、六色、八色、十色机,还有很多在印刷单元之外又加了上光单元,并且有延长排纸架做IR、热风及UV烘干之用,大多是四色之外附加特别色、双面采色及上光单元机器为主,所以平均每一部张叶机为六个印刷单元,照厂方廉洁,四色机因为提供太普及化的服务利益很低,甚至于赚不到钱,所以大家才会争相购买有附加单元的四色以上张叶机。
其实在商用轮转机方面也不例外,一家有三、四部轮转机时,就会有一部五个单元商用轮转机,因应在四色之外的特别色,因为轮转机再印完四色又要复卷及再次套印,原理上是可能,但几乎没有单色、双色轮转机可加工,反倒是五个印刷单元的轮转机,除双面各五色之外,仍有机会加一组供纸,烘干及收纸或折纸系统,做1+4两个纸匹的黑白加彩印工作,也可能以2+3方式印刷,一组双色套印、一组三色的两个纸卷分开生产,在弹性上增大很多,不像张叶机需附有翻转或直通可变机构机器,才有机会做单面较多色、双面较少色的印刷机能变化。
多色附加印刷思考
四色以上机器是否合理在生产呢?相信有人做过评估也有人是「买了再说」不做评估,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,因为四色机在基本上就是一套完全的彩色单元,是什么理由再要去追加第五个、第六个甚至更多印刷单元呢?到底使用频率有多少?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很简单的讲,一部印刷机若每天再公卖局一印就是二十万转、五十万转,那么装自动换版系统可能一天两天用一次,每天比快速来节省十分钟,大约是增加百份之一产能,因此花7—8%机器价格去买这么一套自动换版系统,倒不如多花点心思使印版更耐用、印刷时更平衡少停车比较重要。反之,每天都再一千两千的短版工作,甚至像和版印刷只有两、三百份,每小时要换五、六次版的话,就一定到有自动或半自动换版系统,否则每次用手工装版、张版多耗用十分钟,那么每小时可能只做三套或三套半印刷,只有60%生产力,花了92—93%的投资只有60%生产力,相信不用算谁也要用有自动换版系统,虽多7—8%的投资额一定物超所值。
在这两个极端例子之外,到底多少次的换版频率是投资损益平衡点,不光以每个月有没有多出来7—8%产能,也就是换版的10分钟占全体生产7—8%吗?更重要是您的产能有没有充分发挥,如果只有用70—80%产能,仍有相当多空间又如何呢?要不要先买,否则改天要装上去已不可能,所以预留产能情况也有。
多一个印刷单元、或多两个印刷单元,除同样涉及生产效率的提升百分比问题,更涉及特别色单价所占比重问题。如果一加专门印刷五色、六色商标印刷工厂,几乎100%全年都用到多出来印刷单元时,没话讲一定要买符合的多出来的印刷单元,反过来看,只用50%但这一部分印功是多一部,也没关系,反正产值也够,就怕一年只用30%、而印刷工资又是和彩色一样,在投资多一个印刷单元的回收可能十分困难,这是很基本思考方向。所以到底要有多少百分比工作量,才能达成损益平衡呢?
另外,多出来的单元每天都要换特别色印刷,加上技术不行,每次换色都耗用十分钟洗车,而且要调一个小时才能印刷的话,一天只要五、六次,就算工作很满也会失掉附加值,只得到省力及套印较准优势,或者特别色印功比较特别高才能扯平,因为很多附加色耽搁印刷作业例子太多了!现在流行八色机,可做单四色加上其它三、四色印刷,在美国他们的公司年报蛮流行的,比较有用,在台湾五色印件已不多,六、七色更是很少见,因此一般翻转机只做双面印刷,根本不用动它的机构成为单面四色加特别色印刷。
附加上光系统思考
加上光系统分水性上光、UV上光。水性上光它的附加工资高,因为上光在外面是要搬运的,而且一但上光后就不用担心会背印、沾粘,马上可以处理,只要50%以上用到水性上光时,大概就很值得,但电力及上光液费用也要算一下,因为价格较高。
UV上光系统的设置,则是十分不同的附加价值,在两三年前UV彩印每令再一千元台币上下,能加UV上光也是很有附加价值的,现在有越来越多人购买,除了包装防水冷冻用之外,目前在塑料板、光罩甚至铁皮印刷等等也应用,所以在评价上就需要更广泛精准的信息,才能做好正确引进评估,同时市场的调查及变化评估也不可少。
本文标题:附加印刷及上光单元价值评析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