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人士呼吁,中国广告业要通过走专业化道路,告别“青苹果”时代
新华社
受国情所限,中国广告业小、散、乱的状态在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,并未得到根本改变。
业内人士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12届广告节上呼吁,中国广告业需弥补产业布局、知识体系以
及道德精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,通过走专业化道路,告别“青苹果”时代。
“行业的受尊重程度与这个行业专业度成正比,中国广告业应提升整体社会形象。”中国消费
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说。王前虎认为,虚假广告、有色广告等'问题广告'层出不穷使
公众对广告的整体印象欠佳,广告业应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,提升广告尊严。
王前虎说,在过去的4年里仅仅由食品和保健品广告违规引发的投诉案件分别就有3223和4349起。
而医疗广告更是违法、违规广告的'重灾区'。2001年到2004年4年间,国家工商部门共查办4万
多件违法违规药品类广告,其中医疗广告占据四分之三的比例,部分地区医疗广告的违法违规率
更是高达90%以上。
正是因为中国广告业所存在的大量问题,2004年甚至被诸多媒体称作“问题广告年”,其中最突
出的是虚假广告、“擦边球”广告和有色广告问题。
“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手段,除了有其商业性、信息性,更表现一种社会性,其社会影响不
仅能影响人的消费行为,更会影响人的思想观念、知识体系和生活行为。”中国卓越形象品牌传
播事业机构首席执行官贾丽军说,“广告应该真实、公正、健康、高尚。”贾丽军认为,一个职
业要想称得上“专业”,必须以完备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术为支撑,以一种专业化的态度服务公众。
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,中国广告业的年均增速保持在30%以上,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,中国
也因此成为全球广告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。但与全球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———美国相比,
中国广告业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广告创意,都还有很大差距。中国广告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,中国9
1万多名广告从业者中,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不足2%,而美国广告行业中则有75%以上的从业人员
受过良好而正规的教育。
中国著名广告经理人吴晓波认为,中国广告市场正处于竞争日益激烈阶段,再加上年底全面开放市场,
中国广告业格局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有所改变,网络、户外等新兴广告形式发展将更为迅速。分众传媒董
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说,从广告的人文主义和精神的激励中产生情感的碰撞与共鸣,可以充分
调动消费者认知资源,使观众感受到内心的震撼,这才是专业广告的力量。
正是本着这一想法,江南春带领着他的广告团队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迅速在中国的楼宇间找到了广告产业
的空白点,成为新兴广告形式的代言人之一。“中国广告的未来是专业化、精细化,我们一直在摸索着
前进,对于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。”江南春说。